2022年6月24日下午2时,外国语学院研究生论坛(学科英语方向第三期、总第十期)—文献导读与研究分享会在三号楼3319教室举行。闫春梅老师作为召集人,高晓芳老师、徐泉老师为受邀嘉宾参与会议。2021级硕士生郑若愚,李茹依,黄文炫,冯靖文,李书铨,郭建涛进行主题分享。
郑若愚同学分享
郑若愚同学的分享为基于视频分析对2010和2018年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比较研究。通过观摩这两年英语优质课竞赛视频,运用改进弗兰德斯分析系统探究师生互动行为的变化,最终得出结论:从2010到2018年间,即使经过了课程改革,师生课堂互动并没有明显提升。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为了提高课堂互动性,我们应该要积极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提高学生的能动性,以及设计开云官方注册的高水平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
李茹依同学分享
李茹依同学的分享围绕Directed Motivational Currents (DMC)。首先,她指出DMC不等同于simply high motivation,DMC对于学生长期发展和持续性动机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然后她对于影响和促进DMC的两个重要因素(behavioral routines and progress checks)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她认为DMC可以看做是提升学生课堂和实践参与度的最佳形式,尽管这项研究对于教师有许多挑战,但是教师也能从中获得巨大回报。
黄文炫同学分享
黄文炫同学因为疫情隔离在线上分享,主题为大学英语课堂无聊情绪。课堂无聊情绪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值得我们去探求深层次的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案。该研究基于Control-Value Theory (CVT) 提出两个问题:What are the effects of appraisals of control and value on learners’ experiences of boredom in EFL class? Does the effect of value appraisal outweigh that of control appraisal in boredom level in EFL class? 通过问卷和访谈分析得出结论:极度的高控制与学生高度无聊情绪相关。
冯靖文同学分享
冯靖文同学分享的话题围绕追逐教育热点,如何完善毕业论文选题。她给出了以下六条建议:(1)和学长学姐交流(2)全国课题研究(3)近两年学术讲座话题(4)和在职教师交流(5)选择综述类期刊(6)关键词检索。以和在职教师交流为例,她告诉我们可以寻找最近一年校内讲座的教育主题,以及学校课题申报的热点话题,这对我们选择毕业论文话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李书铨同学分享
李书铨同学的分享主要是关于教师认知的理论研究,他选择了Simon Borg的一篇经典的综述类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第一部分是教师认知的定义。第二部分是三个与教师认知相关的主题:教师学习经历;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最后一部分是教师认知与教学不同课型的关系,主要讲述了认知对于语法课、写作课的不同影响。
郭建涛同学分享
郭建涛同学的分享围绕语音学、音系学经典著作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展开,按照书中的知识框架对英语教师发音的训练和提高进行导读。第一章Language & speech部分主要介绍了语音学、音系学的基础知识,第二章The sounds of English确定了英语语音的标准,并对英语中的元辅音进行了详细的讲解,第三章Words & connected speech主要关注超音段特征,最后一章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则对语音教学和学习提供了一些建议。
分享结束之后,与会老师进行了点评。徐泉老师对本次活动非常认可,他认为这对于研究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进行交流探讨。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问题让大家思考,比如:选择的话题是否新颖?概念是否过大,可控性如何?在收集数据过程中如何考虑数据采集的密度问题?高晓芳老师除了点评外,对研究生论坛的开展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她认为,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提前把要分享的文章发给同学们阅读。而且,为了保证分享的深度和效果,可以减少分享的人数,增加每个人分享的时间。
最后,闫老师总结了本次分享会,对于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和付出进行了肯定。本次研究生论坛至此圆满结束。